“春申阡陌”漆画展:将传统漆艺融入现代创作

11

漆画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艺术,兼具绘画与工艺的双重属性,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漆艺进行现代艺术创作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或更早,上海闵行区的漆画更是底蕴深厚,在2013年成功入选《第四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澎湃新闻获悉,近日,第四届 “春申阡陌| 闵行美术家协会推介展 —— 漆画”在上海闵行区对外展出,此次参展的漆画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既传承创新传统漆画艺术,又深刻表达现代生活、自然与人文情感。

展出现场

据主办方介绍,“春申阡陌” 推介展作为闵行美协的品牌展览,已成功举办三届。这一届展览在地处闵行区伟业路881号蔡兵美术馆举行,汇聚了一批以上海为核心、长期深耕漆画领域的优秀艺术家。他们传承创新传统漆艺,将精湛技艺融入现代创作。

集聚系列2022-26(漆画)翁纪军 55×45cm 2024年作

城南旧事(漆画)王师军 130×130cm 2019年作

在很多人眼里,漆画艺术比较小众而且较多停留在工艺层面,而此次漆画展在形式与样式上更多元包容,更具有上海地域文化特点,更关注对当代的思考与回应。展览学术主持、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原上海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翁纪军教授在致辞中从学术视角深入剖析了漆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与发展前景。他说,这次展览汇聚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作品,涵盖多种表现技法,实属难得。希望借由这样的艺术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漆画艺术,推动其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

干漆再造实验室—03号标本(漆画)张辰冬 120×80cm 2022年作

上海漆艺博物馆馆长、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漆艺专业委会主任王师军分享了他对漆画艺术的见解与感悟。

锦田云岫(漆画)陆薇鸿 60×60cm 2024年作

华语系列(漆画)廖雨注 80×120cm 2019年作

闵行区在漆画艺术教育上成果显著,为漆画艺术培养了众多新生力量。

作为展览策展人之一、参展艺术家代表,许令令向在场嘉宾介绍了参展作品的创作理念与特色。此次展出的漆画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既有对传统漆画艺术技法的继承与创新,又有对现代生活、自然环境和人文情感的深刻表达。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艺术家们的心血与智慧,展现出他们对漆画艺术的执着追求与独特理解。

据介绍,许令令此前曾在闵行区实验小学领衔了闵行区美育特色漆艺联盟,联盟以中国传统漆艺为载体,从课程设置研发、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建设等多渠道、多平台入手,践行“非遗进校园”“传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

画家沈云云将自己的佳作《融青纪》捐赠给闵行区蔡兵美术馆,上海西区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海派艺术馆执行馆长张建华上台接受捐赠,并为沈云云颁发收藏证书。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28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